close

台南有「七股鹽山」也有「井仔腳瓦盤鹽田」,卻都在相同命運下結束曬鹽業。
而「井仔腳瓦盤鹽田」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,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,
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,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,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,
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…

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,將鹽場復育,
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,
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,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、挑鹽、收鹽的樂趣,
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...

史書上記載,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,認為當時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,
所煎出的鹽品質苦澀,於是改革製鹽方法,在海邊築埕,然後在其上鋪碎瓦片,
再引水到鹽池,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。但是後期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,
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,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,漸漸荒廢棄置。

經過傳統的曬鹽完成後,收鹽彙集在此處…
William體驗挑鹽,好重喔!
知道以前工人的辛苦厚…
推推推~這裡水分比較乾,不好玩…
換一個井田,有海水也有粗粗的鹽巴,說好推也是不太好推,體驗就是一種樂趣嘛…
哥哥左推推,妹妹右推推,這種動作竟成當天攝影者的最佳模特兒…
沒關係 沒關係 盡量拍,我們是不收費用的...
老爸也來體驗一下了ㄋㄟ…
從觀景台鳥瞰鹽田,好壯觀呦…
當地特產虱目魚乾…
免費的觀光加體驗,還有免費的紀念鹽帶回家,價尼好,足甘心ㄟ…
科學麵送給你啦!
不 不 不 ~ 是紀念鹽,不可食用的鹽喔…
2012.06.02台南遊相關文章:
井仔腳鹽田體驗收鹽
全站熱搜